张瑞德丨一个史学界老兵的观察与建议
笔者从事历史这门行业,转眼已是五十年,回想五十年前的台湾史学界,一般大学教师多半承袭上一代学者“述而不作”的风气,撰写专题论文者不多(学界少数专书多为上课所用讲义、大学毕业论文或是政府单位委托研究案的成果),学术单位主管每多需要靠请老师吃饭,为单位出版的学术刊
笔者从事历史这门行业,转眼已是五十年,回想五十年前的台湾史学界,一般大学教师多半承袭上一代学者“述而不作”的风气,撰写专题论文者不多(学界少数专书多为上课所用讲义、大学毕业论文或是政府单位委托研究案的成果),学术单位主管每多需要靠请老师吃饭,为单位出版的学术刊
翻开《资治通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中国的大门。这部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长达1362年的历史变迁,堪称中华文明的"记忆宫殿"。不同于普通的历史读物,这部作品以严谨的史料考证和深邃的政治智慧著称,被历代帝王将相奉为
9月22日,北京的历史学者纪连海到襄阳一所中学讲课,说了一句“隆中就在襄阳”,当场就惹起议论,他平时总在电视上讲三国,这次是带着二十年的琢磨来的,一开口就定调,诸葛亮躬耕地就是襄阳隆中,话刚落,台下的学生就跟着喊,襄阳史里藏着半部三国,全场气氛一下就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