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

历史学者襄阳定论,地域之争再起波澜,真相能否终结争议?

9月22日,北京的历史学者纪连海到襄阳一所中学讲课,说了一句“隆中就在襄阳”,当场就惹起议论,他平时总在电视上讲三国,这次是带着二十年的琢磨来的,一开口就定调,诸葛亮躬耕地就是襄阳隆中,话刚落,台下的学生就跟着喊,襄阳史里藏着半部三国,全场气氛一下就热了。

襄阳 历史学者 诸葛亮躬耕地 隆中 纪连海 2025-09-25 09:00  2

台湾教授跨越海峡赴京观礼,两岸议论两极分化,历史学者日记藏着什么秘密

8月31号台湾历史学教授苑举正飞到北京时,记者问他在机场说的话原话就是“能来挺高兴的”。这人五十多岁,专攻中国近代史,在台湾淡江大学教书,之前经常写文章说两岸历史不能割裂。这次他被邀请9月3号去天安门看阅兵,消息刚出来台媒吵翻了天。

教授 两岸 台湾 历史学者 历史学者日记 2025-09-01 08:29  4

甘肃永昌古罗马军团后裔考证之五:中外历史学者探秘

骊靬,这个词,听着就有点拗口。地点在甘肃,西北边陲,冷风一吹总带着些欧洲草原的味道。有人说,那儿住着“古罗马人”的后代,蓝眼睛,高鼻梁,头发泛着金色光,皮肤白得很,站一起像是画册里走出来的雕塑。这事要说真真假假,现如今还没个彻底结论。世界怎么这么大,偏偏几千年

甘肃 历史学者 永昌 古罗马 古罗马军团 2025-08-31 15:07  4

《来自东方的报道》将播:听海外历史学者讲述外国记者亲历的中国抗战岁月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联合出品的5集微纪录片《来自东方的报道》(Dispatches from the East)将于8月29日起正式上线。该片以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鲍威尔

抗战 历史学者 密勒 海外历史学者 纽约太阳报 2025-08-28 14:06  5

民国佃户敢给地主翻白眼?《生万物》阶级美化触怒历史学者

当杨幂饰演的佃户女儿宁苏苏对着倪大红扮演的地主宁学祥翻白眼时,1930年代的山东佃户可能正在为这个动作付出生命的代价。《生万物》大结局以豆瓣7.5分收官,却因"农村玛丽苏"的标签陷入舆论漩涡。这场争议撕开了历史剧创作最敏感的伤疤:我们是否在用现代滤镜重构血泪斑

民国 历史学者 地主 阶级 佃户 2025-08-25 17:25  6

著名历史学者许倬云逝世,晚年鼓励年轻人不要“躺平”

许倬云1930年9月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精通上古史、经济史、文化史、考古学、社会学,被认为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著有“古代中国三部曲”“中国文化三部曲”等,先后在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知名高校历史系任教。

躺平 中青报 许倬云 历史学者 沈杰 2025-08-04 21:34  6

【史学论坛】历史研究要走向大众‖陈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研究成果应惠及更多民众。如何让历史研究更好走向大众、服务社会?2025年6月6日,《学习时报》第8版刊发《历史研究要走向大众》一文,针对史学普及与传播中的问题,提出专业历史研究者不能缺位,必须通过聚焦时代问题开展历史研究、创新史学话

大众 论坛 历史学者 史学 陈甜 2025-06-10 07:33  13

【史学论坛】新媒体时代历史学如何“破圈”‖邱靖嘉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古老学科,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史学传统,不过,现代的历史学则是自19世纪以来受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一门专业学问。长期以来,历史学专注于学术研究,撰作专业论著,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但带来的问题却是历史学者常常沉湎于各自的专业研

媒体 论坛 历史学者 史学 历史学 2025-06-07 11:39  13

韩国历史学者金在吉提出惊人观点:韩国古代史应纳入中国历史

金在吉关于韩国古代历史的看法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他提出,韩国的古代历史应当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一观点来源于对考古证据和历史遗址的深入分析。金在吉认为,传统上中国文明的起源往往从商朝开始,但他认为应该从定居农业时代(约公元前8000年)算起,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

韩国 中国历史 观点 历史学者 古代史 2025-06-05 23:07  10

新媒体时代历史学如何“破圈”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古老学科,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史学传统,不过,现代的历史学则是自19世纪以来受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一门专业学问。长期以来,历史学专注于学术研究,撰作专业论著,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但带来的问题却是历史学者常常沉湎于各自的专业研

媒体 历史学者 历史学 北京图书大厦 正声 2025-06-07 04:50  12

想看懂中国古建筑,应该从哪里入手?

北京故宫体仁阁图/视觉中国但除了对于美的欣赏,如果你想更进一步,看懂古建筑中蕴藏的智慧,要从哪里入手?答案之一,一定绕不开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核心要素——榫卯。两块木料相接,不借助其他属性粘合或连接材料(如胶或金属连接件),仅利用木料交接部位的几何形态咬合在一起—

中国茶 历史学者 榫卯 中国古建筑 刘妍 2025-05-24 12:00  12

元朝统治:民族压迫还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历史学者吵翻了!

“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争议百年的历史论断,让元朝成了键盘侠的战场。有人说,元朝是“民族压迫的巅峰”,四等人制让汉人沦为二等公民;也有人反驳,元朝是“文化大熔炉”,连涮羊肉都是那时候发明的!今天,我们就用最新历史研究,扒一扒元朝统治的AB面,看它到底是“地

民族 元朝 色目人 历史学者 元朝统治 2025-05-13 05:01  15